安徽朗汀摘要:10月22日,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陸月星局長做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政風行風熱線”節目,就本市生態環境建設、市民共享“綠色”等民生話題與主持人訪談互動,并現場接聽了市民來電。
“抬頭見綠色、低頭聞花香”一直是不少市民的向往。近年來,上海綠化林業部門根據中央以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十二五”期間,全市綠地面積已經達到3.8萬余公頃(人均7.6平方米),林地面積160余萬畝,濕地面積37.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1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5%,自然濕地保有率為32.28%,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年價值量約120億元。“十三五”期間,上海將以保障城市生態安全為基礎,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品質,重點打造“兩道兩網兩園”,即生態廊道、城市綠道、立體綠網、農田林網、城市公園、郊野公園,為市民打造一座綠色、共享的生態之城。
節目中,聽眾和網友就公園建設不足、綠化養護、小區占綠停車、立體綠化建設等內容提問,陸月星局長一一解答并要求相關業務部門盡快督辦。陸局長指出,上海的綠化在總量上而言并不充足,因此拆除綠地彌補停車位缺口或將城市綠地挪作他用并不是根治城市病的良策。本市綠化林業部門將繼續加大建設力度,保持總量增長的同時,不斷優化城市生態環境布局,讓上海市民有更多生態獲得感。比如,推進區域、城市、社區等多層級的綠道體系建設,為市民百姓提供更多近距離、可步入的生態空間。
預計到2040年,上海的綠道總長度將達到2000公里以上。加快城市立體綠化建設,“十三五”期間,上海計劃再新建200萬平方米立體綠化,一些高架橋柱、沿口、建筑外墻、窗臺陽臺、樓宇屋頂等灰色基礎設施將逐步“綠”起來。優化城市公園總體布局,加快形成國家公園、區域公園、城市公園、地區公園、社區公園有機結合的城鄉公園體系。尤其利用好環境綜合治理所騰出的空地,為市民群眾建設更多可親近、可享受的綠色空間。上海“市民綠化節”也將搭載綠化、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多領域的生態信息和活動,為市民提供共享綠色成果、共謀綠色發展、共創綠色生活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