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綠化在國際的發展形勢要迅速的多,近幾十年來,全球城市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立體綠化發展更為迅速,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出現了全球化、迅速化、規模化、多樣化和法制化的趨勢。
國外還有不少的國家規定,城市不準建磚墻、水泥墻,必須營造“生態墻”,具體做法是沿墻等距離植樹,中間以攀緣爬藤類花草,亦可輔以鐵藝網,這樣省工、省料,又實用的形式,既達到了垂直綠化效果,而且可以起到透綠的作用。
新加坡被世人稱為"花園城市",綠色將所有建筑物淹沒,街道兩側、屋頂、陽臺和墻面到處是綠色和鮮花。為了增加綠量,改善生態環境,日本東京率先開展屋頂綠化運動,其它各大城市也緊隨其后開始了興建高檔天臺的空中花園活動。德國推行“綠屋工程”,其圍墻堆砌所需的構件均已商品化,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美國在屋頂上發展溫室大棚無土栽培生產蔬菜,在增加綠量的同時獲得豐盈的經濟效益。英國發展校園綠化,采用墻面貼植技術使墻面猶如覆蓋了一層綠色壁毯。巴西風行“生物墻”。目前,德國、日本和韓國在立體綠化方面的相關技術已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