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小編一起走進朗汀園林專訪!
記者:“您認為朗汀園林為什么能這么成功?”
聽聞這話,正在倒茶的孔總頓了頓,神情嚴肅不似剛才那般溫和,鏡片后的眼神抽離開來投向遠處,稍許,他略微低頭看著茶水,緩緩說道:“朗汀的成功,在于反復摳細節。”
其實這句話在我看來,孔總回答的不只是記者,還是他自己。
不是崇洋媚外,不是妄自菲薄,很多人心里清楚,中國制造在精細方面沒有充分追求。缺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會回答是“匠心”,但匠心是源自什么呢?熱愛?熱愛當然是一部分,而孔總更認為,綠化行業的匠心來自對生命的敬畏,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生命。他說自己從事綠化行業這么多年以來,感觸最深的就是這個,“日本人那種精益求精,對人本位的理解,都在工程上表現的淋漓精致,非常震撼,我在那里是接受了一次洗禮。”孔總說這話時,用半握拳頭的手,敲向自己的心窩處。
“園林、藝術造型是我喜歡的,我喜歡這種接近自然的東西,可以觀察每個生命的生長過程。”孔總說道。就是這種喜歡把他帶到立體綠化這個行業。一次公派學習的機會,孔總去到了日本,閑暇時漫步在東京各街頭,不自覺地被當地草木吸引,細細瞧來,立體綠化更是精致,一面墻上種植百余種花木,芳菲蔥郁之下又和諧有序。這綠墻看上去很美、很舒心,他為此沉醉卻又陷入困惑,困惑美從哪里來,困惑美從何處尋。最后,美究竟是什么?是色彩豐富,還是造型各異?是搭配協調,還是文化托襯?越來越多的問題從腦中冒出來,好奇心促使孔德元去了解,去思考,去琢磨。為了解更多,學習得更徹底,孔總辭掉了原來的工作,留在日本自費學習了兩年。
這兩年的學習,讓孔總看到了國內綠化的不足。他決定回來,他想要改變這種狀態,“與其說是城市的生態,還不如講人心里的生態。現在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形成自律。”是的,屋頂綠化就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自1959年在美國獲得成功后,逐漸推廣至全球范圍,在我國最早由上海市于2005年提出。然而,這么多年過去,我國屋頂綠化率依然不高。為什么?沒有立法規范。沒有法規就要靠各行業自己去把握,而面對藍海一片,又有幾個人能把持得住?
去年5月份,香港城市大學胡法光運動中心的綠化屋頂上周突然倒塌事件,觸發全城關注“屋頂綠化”隱患,相關人士卻是相互推卸責任。而香港城市大學綠化屋頂倒塌也并非孤例,孔總說起他之前在福建參與投標的事情,作為備選方的朗汀園林在招標結束之后又被叫了回去,原因是連續幾場雨后,招標工程的綠化樓頂也出現了問題,“我們去那兒看到兩個最突出的問題,一是鋼結構問題,二是種植盒問題。這不是擺個造型就完事的,多大的壁厚能承受多少力量?需要什么材料的盒子?室內的人安全如何保證?樓下的人安全如何保證?”說到此處時,孔總很無奈的搖搖頭,端起茶杯啜了一口,沉默良久。
綠色政績、最大利潤,呵,錢權向來最惑人心。一些客戶會要求時間,只要墻立起來,我不管你用什么辦法,給你錢就是。這是他們習慣了大家對錢的敬畏,從生命角度來講,綠化不僅要照顧樓下的人,還要珍惜自然界的植物,我們不能讓一面墻成為植物的墳埋場。在中國市場上,還普遍是“種上去如果蔫了,大不了換一撥”這種思維,沒有一種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在里面。“別說高幾百元的報價就退縮,我們還有過全虧的經歷,但我們一直堅持這個品質。要不就不干,要干就干成功!”孔總敲著桌子說道,“低價?!別人可以,對不起,我不接受。”從塑膠制造跨行過來的孔總,當然知道PP材料和PVC材料的區別,當然知道墻體綠化不能用PVC材料,作為全國少有能夠回收原材料的立體綠化企業,朗汀園林沒有理由低價,也不可能因為業績去降低品質。而令人欣慰的是,我見證了朗汀的成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孔總的觀點,朗汀園林也早早完成了全年營業目標。
試想想,如果孔總當時留日歸來,就找一家公司隨波逐流的過活,別說成績了,怕是如今根本就不敢提“夢”。其實也沒有這種如果,否則當初也不會那般毅然決然地選擇辭職留學了。留學回來,孔總在索爾公司任職,這家公司給了他起飛的基點,他也為公司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帶領的團隊,拿下2010年上海世博會十一條景觀花道的改造項目。也正是這個機會,讓他看到更遼闊的天地,各國精英在上海這個無聲戰場形成的大量PK,包括技術等各個方面。孔總說自己在那里所獲最多,比書文學習到的更多,除了日本園藝的精細,德國技術的精湛也在他心里烙下抹不去的印記,現在談起,他眼里還會閃閃發光,“德國的技術團隊,他們會用一年到兩年的時間來測光(四季的光照時間),根據光照時間、強度來選擇相應植物。更令我欽佩的是,他們在測量盒荷載的時候,會等待自然界降下雨、雪、霜等,而不是灌滿地下水去測量,另外對雨量和時間等也有詳細記錄。他們竟精細到這種程度!非常震撼,是我做這么多年立體綠化感受最深刻的一次。”
那天,孔總還談到了立體綠化的前景,海綿城市、家庭園藝、市政綠化,去資質化環境下的品牌建設,以及技術、服務、材料的把控等等。
采訪結束后去吃飯,我也看到了一個成功男人具備的紳士風度,每到路口,孔總都會停下來等一小會,禮貌地伸手示意女士優先(記者是為女士)。都說一個領導的言行決定了一個團隊、企業的風格,是的!沒錯,那時,我理解了我們的團隊為什么那么和諧,也懂了“朗汀的成功,在于反復摳細節”這句話,明白了他說這句話時的神色,知道了“美是什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