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大合肥又要多幾個“洗肺”新去處了!合肥的立體綠化又要大幅度增大了。
未來5年內,我大合肥將建6個國家濕地公園,還將出現一大波游園綠地。
合肥市發改委剛剛發布
《合肥市“十三五”林業和園林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市域將構建“一湖、一嶺、六片、面湖依山、綠脈串珠、眾水匯巢”的森林網絡體系。
城市建成“一湖九水秀廬州,三環五楔綠名城”的綠地系統,這些森林和綠地都在哪兒?
快來看看它們的詳細信息:
1、目標
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8%以上
《規劃》提出,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總體目標,優化城市生態格局,構建完備的城市森林屏障和生態安全體系。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8%以上,森林蓄積量達到800萬立方米。
2、布局
面湖依山、綠脈串珠、眾水匯巢
根據合肥市的地形地貌及森林資源分布格局,《規劃》提出構建市域“一湖、一嶺、六片、面湖依山、綠脈串珠、眾水匯巢”的生態森林網絡體系。
“一湖”是指環巢湖生態恢復與景觀風貌區。
“一嶺”即江淮分水嶺森林長城。
“六片”分別為大潛山~圓通山~紫蓬山山脈、四頂山~白馬山~浮槎山山脈、龜山~公安山山脈、銀屏山山脈、牛王寨~冶父山山脈、霧頂山山脈六大生態立體綠化休閑綠扇。
“面湖依山”說的是面向巢湖、背靠江淮分水嶺。
“綠脈串珠”是以市域河流形成多個區域性廊道,連接各類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板塊。
“眾水匯巢”則是眾多水系匯入巢湖,形成一個巢湖大湖泊生態濕地系統。
3、重點任務
打造環湖森林長廊風光帶
《規劃》提出,合肥市將通過實施成片造林、村鎮綠化、三網綠化、礦山修復、提高森林質量、恢復生物多樣性工程,提高森林覆蓋率。
一方面,完善提高環巢湖生態屏障林帶建設,打造集生態、景觀、親水、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環湖森林長廊風光帶;另外,以城鄉道路、水系和農田為框架,新增水源涵養林、景觀林1萬畝,構建多功能的環湖生態網絡。
4、重點任務
建設6處國家級濕地公園
除了編制《環巢湖濕地公園群總體規劃》,合肥市還將推進國家級、省級、市級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逐步建立濕地保護體系。
重點建設肥西三河、包河濱湖、巢湖半島、廬江兆河、肥東東景、廬陽等6處國家級濕地公園;肥東臨河、肥東龍棲地、廬江白石天河、巢湖槐林、巢湖柘皋、長豐梅沖湖等6處省級濕地公園,及肥東玉帶河、巢湖裕溪河等一批市級濕地公園。
5、重點任務
打造江淮分水林森林長城
《規劃》明確,合肥市將調整江淮分水嶺區域農業產業結構,構筑合肥北部的森林生態屏障。一方面,實施江淮分水嶺地區的林業生態工程。另外,以營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為主,構筑江淮分水嶺嶺脊地森林“長城”。
6、重點任務
建設滁河干渠等森林長廊
《規劃》提出,將新建、改擴建高速、國省道、縣鄉道、鐵路、河渠的綠色長廊林帶建設,重點建設120公里合銅路、103公里滁河干渠、合巢蕪高速、引江濟淮合肥段沿線長廊林帶建設。
目標: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達13.5平米
《規劃》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6%;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5平方米。各縣城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綠化覆蓋率達到3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
布局
一湖九水秀廬州,三環五楔綠名城。
此次《規劃》明確,合肥市將打造“一湖九水秀廬州,三環五楔綠名城”的城市綠地系統格局。
“一湖伴城”是指環巢湖綠地系統。
“三環繞城”即一環環城公園9公里、二環(組團隔離帶、北部鐵路隔離帶、東部鐵路隔離帶、南部高速公路及高壓走廊、西部西二環防護帶及高壓走廊)、三環(組團聯系帶)。
“五瓣鑲城”則分別為,西北: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綠地;東北:眾興水庫、管灣水庫綠地;東南:大圩、巢湖綠地;南部:牛角大圩、巢湖綠地;西南:紫蓬山綠地。
“九水秀城”中的九水是指滁河干渠、店埠河、二十埠河、南淝河、四里河、板橋河、塘西河、十五里河、江淮運河。
各區要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著力解決公園綠地布局不均衡、功能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利用街頭巷尾的零星空地,提高建設標準,建設成精品小綠地、小游園
《規劃》要求,今后各縣(市)、區、開發區每年建成不少于2個游園(或街頭綠地)。到“十三五”末,市區新增公園面積156公頃。
瑤海區 樂新公園(樂水路與新安江路交口西南)、采新公園(采石路與新安江路交口西南)、二十埠河中游濕地公園、生態公園。
廬陽區 亳北游園(亳州路與北一環路交口西南、西北和東北)、鳳潁公園(鳳臺路與潁上路交口東北)、半島省級森林公園南北濕地、廬州公園二期項目、海棠公園。
蜀山區 四季花海城市花園(四季花海城市花園)、石頭塘公園(懷寧北路與十里店路交口西北)、五爪塘公園(黃山路與懷寧路交口東南)、龔洼公園(洪橋路與長崗路交口東北)、樊洼生態公園、蜀峰灣公園南湖區。
包河區 絲綢公園(金寨路與水陽江路交口東北)、建設高鐵南站三期、提升南雁湖公園。
按照林蔭路標準,重點建設改造城鎮出入口和主要道路綠化。道路隔離帶綠化增加喬木比重,路側綠帶要以植物造景為主,體現混交林風貌,道路交口等節點要成為景觀亮點。
《規劃》要求,今后,各縣(市)、區、開發區每年應創建1~2條綠化示范路(林蔭路),同時打造一批精品特色街區。
廬陽區 中菜市路、官塘路、李郢孜路、茨河路、固鎮路、北二環南側、合福鐵路沿線(海棠公園西側)。
包河區 包河大道高架。
高新區 方興大道、習友路、長江西路綠線、寧西鐵路南側綠線、云飛路綠線。
經開區 方興大道綠線、錦繡大道。
政務區 京福鐵路。
濱湖新區 玉龍路。
新站區 銅陵北路綠線、天水路綠線、魏武路綠線、相山路、畢升路、臨渙路、藍天路、珠城路、九頂山路、項王路、大禹路、東淝河路。
園林精品示范
建設工程
《規劃》明確,建設一批城市出入口和主干道路綠化、公園游園、河道綠化、生態片林等園林綠化精品。
《規劃》要求,今后,各縣(市)、區、開發區(新區)每年分別打造2個以上精品示范工程,并通過省住建廳的核查驗收。至“十三五”末,公園綠地提升完成率達到50%。
重點項目:濱湖濕地公園、大蜀山森林公園、蜀麓公園、花沖公園、南艷湖公園。
打造環巢湖
次環路綠道
目前,寬幅50米高標準高規格的155公里環巢湖大道綠化已經建成?!兑巹潯诽岢?,將在已建成的環巢湖大道綠道基礎上,繼續實施環巢湖次環路綠道建設,全力打造便民、親民的綠色慢行系統。
《規劃》提出,至“十三五”末,合肥市將建設郊野綠道1000公里、城市綠道800公里、社區綠道500公里。